近日,芦山县多个乡镇的黄柏种植基地相继迎来采收季,处处皆是繁忙景象。
来到芦阳街道大同村,村民程天英满脸笑容地对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上次坝坝会上反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都收到黄柏种植产业补助金了,我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程天英说的“坝坝会”,是芦山县委主要领导倡导推动,县纪委监委联动乡镇(街道)、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小分队,定期深入村(社区)听取民情民意的活动。“坝坝会”主要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特色产业发展等主题,通过“群众提问+现场答疑+跟踪督办”模式,实现群众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回音”。
在去年4月召开的芦阳街道大同村“坝坝会”上,程天英向小分队反映了“黄柏种了五年都没有收到产业补助金”的问题。
为什么产业补助金一直没有发放到位呢?带着疑问,芦山县纪委监委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原来,早在2019年,为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芦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芦山县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明确种植黄柏等中药材并验收合格后,可享受400元/亩的一次性补助,但由于林业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及时组织验收,导致7个乡镇(街道)1000余农户数百万元的补助款均未兑现。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芦山县纪委监委约谈县林业、财政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督促县林业局限期做好种植面积核实、补助资金数额、申请时间、办理流程等基础工作,加强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督促县财政局积极筹措调配资金,下达资金拨付计划。今年4月,迟到五年的266万元补助款终于全部兑付到群众手中。芦山县纪委监委对县级职能部门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5名党员干部受到处理处分。芦山县纪委监委以“坝坝会”点题监督为抓手,将“坝坝会”上收集到的问题分类汇总分析,找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突出问题等22个“小切口”,综合运用行业主管部门全面自查+工作专班重点抽查的方式开展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分类建立底数清单、问题清单、制度清单“三张清单”,累计排查乡村振兴项目150个,涉及资金1.8亿元。
对于抽查发现的问题,芦山县纪委监委建立“问题库”,逐一明确问题类型、责任人员、办理时限和办结情况,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到位,严肃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背后的干部作风和腐败问题,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坝坝会20余场,摆摊设点50余次,收集各类问题1904个,已推动解决1899个,处理处分14人。
编辑人员: 雅安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