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招
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基层监督的重点难点,石棉县纪委监委从县域实际出发,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是强化协作联动,提升监督质效。强化“室组地”协作办案,制发《关于“室组”“室地”协作联动的工作方案》,聚焦重要监督事项、重点专项治理、重大案件办理,贯通协同综合发力;畅通“纪巡审”衔接,构建“事前沟通协调、事中联动配合、事后协同督改”机制,形成贯通融合、高效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紧盯重点环节,精准靠前监督。围绕工程建设、财务审批、选人用人、“三务”公开等关键点位和重要环节,从严查处在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损害集体利益的问题。专项整治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发现问题线索61件,处理处分56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三是补齐制度短板,推动建章立制。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管理成本过高、薪酬制定不合理、公车管理混乱等问题,制发监察建议书,推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石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金使用管理制度》《石棉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关联经济组织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填补村集体“三资”管理漏洞,推动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管转变。
实战
“身为电站法定代表人,原想给大家搞点福利,搞点‘辛苦费’,没想到手中的权力用错了地方,因为这种不光彩的原因受到处分······”收到处分决定后,回隆镇落脚沟电站站长胡某悔恨不已。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石棉县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机制,整体联动、力量互补,破解地方办案人员力量不足、熟人多监督难等问题。由纪检监察室牵头,统筹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镇纪委等力量,围绕落脚沟电站资产公开、设备采购使用、人事变动等重点环节,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及时会商研讨,明确调查方向,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室组地”多管齐下,查清落脚沟电站实际经营状况,深挖彻查村集体经济电站背后的“蝇贪蚁腐”。
而“室组地”联动协作能够高效查清村集体经济中潜藏的腐败问题,还要得益于“纪巡审”联动机制预先介入,找准问题线索。
“在开展巡察前,我们提前和审计部门碰头,将审计发现的问题纳入巡察重点。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移送县纪委监委调查核实,胡某案正是如此。”县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经查,胡某在任职期间,先后29次向15名电站职工违规发放福利19万余元,长期为私车加油、违规报销个人车辆油费等。2024年6月,胡某受到严重警告处分。
自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来,石棉县纪委监委搭建内外协作机制,通过“纪巡审”联动,畅通外部协作机制,强化“室组地”协作,实现内部贯通融合,在问题发现、定性研判、问题线索移送等方面统筹配合,实现内外联动的‘无缝衔接’,打出监督“组合拳”,提升监督治理效能。专项整治以来,办结问题线索56件,挽回经济损失215万余元,全力保障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
镜头
2024年7月10日,石棉县纪检监察干部到回隆镇叶坪村,走访了解村集体经济电站运营情况。(潘虹 摄)
2024年12月4日,石棉县纪委监委“室组”协作片区对重要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潘虹 摄)
编辑人员: 雅安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