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实践 | 雅安市:“查核督”三位一体 亮剑整治违规挂证
发布时间: 2024-03-14 15:00:00 来源: 廉洁四川 分享到

“你未经报批,将本人持有的一级造价师证书挂靠在某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违规收取薪酬5.48万元,现给予你政务记过处分……”今年2月,雅安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在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党支部大会上,宣读了对工作人员周某某违规挂证取酬问题的处分决定。

这是雅安市纪委监委开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挂靠职业资格证书问题排查清理,严肃处理违规挂证取酬行为的一个具体案例。

在去年6月,雅安市纪委监委第一片区协作组通过调阅资料、数据比对、核查验证等方式,对市人民医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4家单位537名公职人员是否持有建造师等8类执业资格证进行核查,发现未经批准挂证20人,其中违规挂证取酬9人,涉及金额10.9万元。“党员干部未经批准违规挂证兼职,扰乱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行业领域正常秩序,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一语道出此类现象的危害。经分析研判,雅安市纪委监委决定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市开展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挂证问题排查清理,采取“查核督”三步工作法,治顽疾、抓整改、建机制。

雅安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通过数据比对对监督对象违规挂证情况进行核查验证。(詹婵媛 摄)

“排查清理工作要寻根溯源、全面彻底!”雅安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对该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随后,市纪委监委印发工作方案,逐一列出排查清理范围、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全市所有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均属于排查清理对象,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均属于排查清理范围,如律师、注册会计师、执业药师职业资格等。经梳理摸排,全市持证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共有2.38万余人。

证书类型多,持证人员广,找准突破口引导干部职工主动说清问题,是做好排查清理工作的关键。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不应该把二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挂靠公司,并从中取酬。”此前,雅安经开区综合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杨某主动向单位说清自己违规“挂证”取酬的问题,并主动退缴违规获取的劳动报酬4.6万元。

雅安市纪委监委通过压紧压实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谈心谈话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对2019年以来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挂证,是否违规挂证取酬,是否违规买卖、租赁资格证书等行为进行自查自纠,摸清底数。坚持把引导干部职工主动说清问题作为排查整治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转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清风剧场:挣“外快”的证书》《漫画说纪:违规挂证取个“愁”》等反面典型案例,以案释纪,以案说法,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排查清理政策和兼职纪律规定,明确在自查自纠阶段主动说清问题并按规定登记上交违纪所得的,依规依纪依法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通过反面警示+正面宣传,引导357名党员干部主动说清问题,上缴违规挂证取酬金额共计206.82万元,处理处分违规挂证党员干部、公职人员162人。

“经研究,决定给予市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古某某政务警告处分。”2023年8月,雅安市纪委监委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先后两次发出工作提醒函,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4家综合监督单位严格开展违规挂证行为自查自纠。在对98名持证人员逐一复核后,发现市自然资源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古某某违规将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挂靠在雅安市某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自查自纠阶段未按要求主动向单位如实报告其违规挂证情况,驻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最终给予其政务警告处分。

“抽查核查重在分层分类,清仓起底。”雅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信访举报、随机抽查、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手段,在督促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基础上,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挂证行为进行全面抽查复核。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类别,通过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四库一平台”)、卫生健康部门查询系统等不同行业部门查询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碰撞”,筛查挂证可疑信息18条。对主动说清阶段不主动登记报备、不如实报告情况的8件问题线索进行立案查处,处分7人,收缴违规挂证取酬金额38.24万元,进一步彰显纪律规矩刚性。此外,该市还进一步深化“室组”“组组”联动监督工作机制,召开问题线索核查处置研判会,确保各级纪检监察机构排查整治工作规范、严谨、高效。

雅安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市第四人民医院对执业资格证书报备报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詹婵媛 摄)

“发现问题是手段,让违规挂证行为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才是排查清理工作的根本。”雅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排查清理和抽查复核发现的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督促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严格要求及时办理解除挂靠关系等手续。对清理排查出未经批准违规挂证的364名党员干部,目前已全部督促限期解除挂靠关系或注销资格证书。对挂证现象较为突出的工程建设、医药卫生行业,结合正在开展的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医疗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督促行业部门全面剖析,严格落实报备报批制度,建立预防、查处和监管长效机制,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作者:詹婵媛)



编辑人员: 雅安纪检

©中共雅安市纪委、雅安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5020346号-1
网站设计与制作:川报全媒体雅安中心